万登贵:靠着诚实守信 她用竹“编”出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11-12 8:36: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有“女汉子”之称的万登贵,是长宁县海星竹编工艺品有限公司法人、长宁县小红桥竹编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谈起竹编画,45岁的万登贵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长宁有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竹编工艺的发展前景好,是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万登贵说,竹编画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相信,凭自己一双巧手,可以编织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万登贵是长宁县富兴乡人,自幼身处贫寒的家境,造就了她的坚强、倔强和韧劲。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村子情事担,她早早地了生活的重担,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宜宾城打工,当过服务员、在竹器厂削过筷子、打过包装袋……

  在外打拼多年后,万登贵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家乡竹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开办竹木加工厂,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创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家乡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 万登贵说。

  2008年5月,带着从亲戚朋友处东拼西凑借来的1万元,万登贵开办起了竹器加工厂,开始编织自己的创业梦。“当时没有固定的厂房,我和丈夫全靠走村串户发展农户生产。”万登贵说,当年腊月二十八日,他们终于完成了第一批订单。

  就在生意刚刚有点起色时,万登贵的厂子又接到一笔大订单。“当时我们的厂还没有固定的厂房,全靠走村串户发展农户生产,对方厂家临时更换了竹笼型号,致使10000余件配件产品全部没用了。”万登贵说,做生意第一就是要诚实守信,既然安排农户生产,就一定要给人家一个说法。不管这批产品对方要不要,都一定要给农户收购。于是,万登贵向亲戚东拼西凑了五万元收购了这批没有用的产品。

  “不管产品能不能卖出去,大家生产竹器配件的钱绝不会拖欠一分。”万登贵这样说,也这样做,而正是这样的守诺,让农户们心里暖暖的,愿意跟着她干活。

  2011年10月,在长宁县人民的组织下,万登贵前往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开设的竹编培训班学习。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万登贵尽可能挤出时间学习与交流,及时请教老师,先后学习了选竹、削口、开片、分层、染色、分丝、编织图案等课程,掌握了竹编工艺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术,并编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坚定了在竹编工艺上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万登贵感慨地说,学习回来后,她就开始谋划扩大生产规模,培训当地中青年妇女共同打造出长宁的竹编品牌。

  2012年5月,经过近半年的努力,长宁县第一期竹编工艺品培训班终于在长宁县万佳竹器厂开班了,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期竹编工艺培训,先后培训出了能编织12丝精品竹画和竹灯笼的工艺师150余人。同年,万登贵组织成立了长宁县小红桥竹编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她出任理事长。专合社所生产的竹编画多次在省内外展出,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2年10月,就在小红桥竹编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万登贵接到了竹编画的第一批订单,要在10天之内完成300幅《熊猫戏竹》精品竹编画,作为世界竹藤组织成立十五周年专用纪念品。当时合作社里只有20名能编出精品竹编画的竹编工艺师,按每人每天编一张计算,最多只能完成200张订单,还不包括制图、制篾、装框时间。“既感到惊喜,又体会到了巨大的压力。”万登贵说,这是合作社展示自己的机遇,不能错过。

  于是,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合作社员工早晨天不亮就上班,一直干到晚上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专合社如期完成了订单任务。这300幅竹编画承载着专合社全体员工的心血与希望,飞往,飞到国际竹藤组织的会场。

  现在,万登贵的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从当初年产值不足十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占地4000多平米的厂房,年产值逾百万元的大型竹木加工厂、竹编专合社、竹编工艺品公司。通过开办竹木加工厂、组织成立竹编专合社,带动周边约300户农户创业致富,解决了约120名农村留守妇女(其中精准扶贫户约30余人、残疾人5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