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陶瓷——价格在盘整而不会狂跌(图)

※发布时间:2020-12-15 14:09: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0年到2011年间,古代瓷器市场风光无限,拍卖天价接连被创造,过亿者多达九件。然而,进入2012年,古瓷器的天价拍品却不免黯然失色,仅春拍中的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还撑得起亿元场面。瓷器市场如此波澜诡谲,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今年的又如何?且看业内人士的说法。

  近两年,全世界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中国难以完全置身其外,而艺术品市场更难独善其身,古陶瓷买卖也在逃。除此之外,的评判问题一直困扰着藏家,阻碍着古陶瓷市场的发展。

  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比较低迷。“根据我的观察,多数拍卖行的成交率不足50%,而陶瓷板块的表现更是比总体水平还要低。” 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告诉记者。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杂部经理孔超也向记者表示,瓷器的低迷在“情理之中”。“因为瓷器的基本面本来就比书画窄,收藏圈子要小得多,入门门槛也比书画高,所以瓷器对市场的反应比书画更灵敏,调整也来得更快更猛烈。同时,由于藏家认为去年市场的资金量相对紧张,作品价格超出预期的可能性不大,大家都比较惜售,导致瓷器拍品总体质量不高,要出天价自然很难。而总是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天价拍品上,去年没有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人们自然会觉得瓷器市场寂寂无闻了。”

  但其实,去年也有表现很不错的瓷器专场。“像美国著名收藏家英斯利·贝莱尔家族释出的16件古陶瓷,就拍出了两亿多元港币,每件作品都以估价的几倍或十几倍成交。成交率和价位有,在于这批东西根正苗红,19世纪90年代就参加过世界性的展览,当时还不可能出现赝品。其他的瓷器专场拍得不太好,最直接的原因则是难辨。譬如玫茵堂的瓷器,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收的,那时高仿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成交率和单价都不太理想。”孔超说。

  按照任志录的观点,古陶瓷市场的调整期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对于藏家而言,其中也蕴藏着收藏的良机。“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期,根据这些年的观察,每一次经济波动过后,国内的古陶瓷价格就会迅猛上涨。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2003年的SARS过后,古陶瓷的价格都是以数倍的增幅往上飙升。因此,对于藏家而言,目前古陶瓷的价格相对合理,倒是可以瞄准一些好东西入货。”

  在瓷器市场中,有高古瓷和明清瓷器的区分。“这几年,受热捧的是明清瓷器,元青花、永宣瓷器比窑瓷器要低得多,唐宋瓷器比永宣瓷器又更低。当下,一件中等的窑瓷器,其价格相当于一件甚至两件最高级别的宋瓷。这跟时期的收藏观念是完全相反的,那时候,一件中档的宋瓷大约能换五件中档的乾隆官窑瓷器。所以我认为,在目前唐宋瓷器价位较低的情况下入货,随着人们的知识储备、收藏心理的成熟,未来升值潜力可能会更好。对明清瓷器而言,调整是一个价格合理化的过程,很有必要。”任志录。

  对任志录的观点,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主任、瓷器专家孙欣也表示赞同。“一直以来,收藏市场上都是明清瓷器比较走俏,特别是明窑。但我以为瓷器的价值潜力恰恰在高古瓷。譬如宋代瓷器,目前价格都比较低,人们对其所蕴含的美学艺术、文化价值还缺乏认识,未来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去年拍出1.8亿港币的汝窑葵口洗,就证明了宋代瓷器的价值正逐步为人们所肯定。未来,古陶瓷肯定是艺术品投资的主要方向和主体。”

  古陶瓷市场去年虽然冷清,但孔超在秋拍中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一些做长线投资的老顾客回来了。“都是一些较早进入瓷器市场的资深藏家。2010年到2011年间悄然退出。而在去年,的市场终于把他们又吸引回来了这或许是古瓷器市场今年回温的迹象”。

  “瓷器,尤其是古陶瓷,是很国际性的艺术品。像苏富比和佳士得,只在才会上拍一点点书画,但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都设有瓷杂专场。去年,佳士得秋拍拍出的三件清代琅彩一对唐英监制的乾隆早期彩绘摇铃尊,一件高6厘米的乾隆料胎画琅四老图小笔筒,总价达到一亿多港币,就是被外国藏家买下的。由此可见,古陶瓷是通行世界的硬通货,不可能出现价格狂跌,只可能暂时性地有价无市。” 孔超说。

  孙欣认为,古陶瓷价格只会盘整,不会下跌。“总体而言,艺术品市场只有高峰没有低谷,古陶瓷更是如此。一件古陶瓷线万元盘整一段时间,再继续走高。所以古陶瓷是完全不用担心其保值功能的。”金字旁的女孩名字

  

关键词:高古陶器图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