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手工编织 指间诠释的精湛传统工艺

※发布时间:2016-7-1 17:34:3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走在拉萨街头,总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商品。从江苏拉萨晚旁边的一条巷口走进去100米左右,你会看见一个与别的手工艺商品店不一样的店面,即鲁固巷6号的“乡村手工业商店”。这是一座藏式三层楼小作坊,一楼店面是手工艺品的销售点,二、三楼则是店面的作坊间。

  走进一楼店面的第一间房,店面的墙上和橱柜里放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这些民族风味浓郁的精美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挂线帘、披肩、背包、手链、腰带、手机套等手工艺品应有尽有。

  这些手工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均出自普通手工艺人之手,或被人们挂在房屋的一角,或佩戴在身上。手工艺品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不仅因为其本身美丽实用,还因为在这些工艺品里,能品读到手工艺人创作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能体会到手工艺人制作时凝结着怎样的灵感火花。

  手工制作 精良传统

  乡村手工业商店的一楼店面内,摆放着许多纯羊毛制品。一件件披肩、外套都是动物毛的自然色,其中大部分是由牛羊毛制作成的,为纯天然制造。工作人员巴桑介绍说:“这些羊毛产品全部是由牧区的牦牛毛和羊毛手工制作而成的。”据巴桑介绍,这些手工制品中,有的是用稀有的哇嘎羊毛制作的。哇嘎羊毛是指羊脖子下面数量极少的一部分羊毛,这种羊毛品质非常好,一年只能在晚春或早夏时节剪一次,用哇嘎羊毛织出来的织物质地柔软,并且非常珍贵。

  一楼店面里的右上方悬挂着一件天蓝色披肩,是用羊毛编织出来的,编织精密、美丽大方、色彩平和,是广大藏族女子非常喜爱的日常用品。旁边有一个用牦牛尾巴上的长毛编织的背包,结实耐用。一楼的一个展厅里,展柜上陈列着很多由牦牛毛、羊毛手工制作而成的独特装饰品和工艺品。

  展厅里,还展示了一顶50厘米高的手工制品,这是由牦牛尾巴上的长毛制作的黑白花纹帐篷模型。帐篷旁边还有一匹马、一条藏獒、一头牦牛和4袋青稞,这些都是用牦牛毛制作成的。从这样的手工制品中,能品味出其中浓郁的藏族民俗民风和独特的藏民族文化。

  巴桑说:“这个店是2005年开的,珠杰师傅当时从墨竹工卡来到拉萨,开了这间店面,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编织这门技术。不过,现在很多本地人都追求高档的名牌,这类纯手工制作的东西不太受欢迎,他们可能认为太土,不好看也不上档次。但不少外地游客还是很喜欢我们的一些手工制品。”巴桑介绍道,这台传统木质织布机是用来编织披肩、背包、手链、腰带、手机套等传统手工制作的工具。据悉,要制作成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披肩等手工艺品,还需经过捻线、染色、编织等步骤。在乡村手工业商店里,编织的过程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手工制作时虽然费时费力且枯燥乏味,但成品却非常精致。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产量少,因而更为“精贵”。正因如此,这些手工“作业”往往藏于“深闺”,很少为外人所识。

  繁杂的手工编织程序

  热情开朗的巴桑是乡村手工业商店里的一名店员,她一直师从珠杰学习手工制作工艺,珠杰也是该店所有店员的师傅,也是这家纯手工家庭式作坊的所有人。

  在这家店工作多年以来,巴桑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制作出多少件手工艺品了。编织了都数不清的手工艺品以后,对巴桑来说,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已经变得十分单调和枯燥。不过,她喜欢这份工作,从她编织并卖出第一个手工艺品到现在,她都会默默地对收藏其手工制品的有缘人送上祝福。巴桑精心编织的手工制品很受欢迎,她那一件件“精贵”的手工制品,虽曾经藏于“深闺”,但现在已逐渐被所认识。

  当时,巴桑正坐在织布机前认真编织着挂帘半成品。巴桑说:“如果手工制作一条线帘是2米长,需要编织5条线的话,手工制作一般要用2个月;若该线帘用19条线,编织的时间一般要8个月左右,编织的过程很枯燥很繁琐。”在展厅里,记者看见一件挂线帘成品,每条线上都编织着很多的“线眼睛”,即“九眼天珠”,数了一下,发现2米长的线帘需要编织的“线眼睛”恰好是63个,而且全是纯羊毛制作而成。据说,用这样的单数和相应的制作方法制成的线帘还可以起到祝福的作用。

  在店面里,牦牛尾巴编织而成的包包,编织着吉祥八宝图案,寓意着保平安。这些包包经常是纯羊毛和牦牛毛混杂在一起编织而成的,大小不一。“乡村手工业商店”的销售店面不是很大,一楼两间房为销售点,专为客人提供小工艺品、饰品,从19厘米长的羊毛线起,价钱在10元/条(个)到500元/条(个)不等。

  拿20厘米的纯羊毛手链来说,制作的线眼睛达9个,24小时里一个人可以做3至5条的这样的羊毛线手链,手链 一般是黑白或者黑红等颜色交叉编织而成的,据说,这样的纯羊毛手链也可以起到祝福的作用。随后,巴桑把记者带到了二楼的手工制作作坊里,房间里,几名手工艺人正在缝着手工制作的半成品。

  作坊墙上,还挂着手工艺人们自己制作的羊毛包、牦牛包等手工艺品。据巴桑介绍,这些做工精美且是用牦牛尾巴上的长毛编织的包都是她们自己手工制作的,为了使包更加精致大方,她们还在包上还绣上了吉祥八宝图案。同时,为了将手工制作工艺一代代传承下去,珠杰还让她们系统地学习了利用植物染料为毛线染色和手工编织的传统技艺。这样,既能培养出更多的手工技艺传承者和人,又能很好地传统工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手工技艺的文化内涵。

  20岁的措姆和巴桑一样,也是珠杰的学生,珠杰不仅传授她手艺,对她的生活也很是照顾。措姆说:“珠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老师,在我心中,他还是亲人和朋友。他和我的关系,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技艺传承。我希望自己学业有成后,也能开一间手工编织作坊。”如今,珠杰的学生中有几个已经出师了,分别在墨竹工卡、日喀则等地发展着自己的编织事业。

  正当记者在二楼作坊墙上认真地看着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校、堆龙德庆乡人民赠送的锦旗时,巴桑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她说:“珠杰师傅在传承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同时,也为公益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的作坊一般是给自己留点本钱就可以了,百分之六十的收入是用来捐给农牧区扶贫项目。赚的钱会捐给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等地方的一些乡村,捐献给老人,或者是资助学校为学生买文具和图书等学习用品。”

  传统技艺 展望未来

  提起的民族手工业,藏毯无疑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它代表着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融入了藏民族的传统色彩,呈现了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

  珠杰介绍道,制作藏毯的牦牛绒和羊毛绒都是纯毛,为了质量,他们每年都会定期到牧区收集羊毛和牦牛毛。之后,众多能工巧匠妙手穿梭劳作,经过染色技术—— —倒线—— —手工编织—— —修剪等一条龙生产工艺,一条令人惊叹的藏毯面世了。

  珠杰是从18岁开始跟着其师傅学编织的。珠杰说:“以前手工编织品很好卖,纯毛做的手工艺品很结实也很实用,所以来买的人很多。但是现在,买这些手工编织品的人,多为外来游客。”珠杰向他的学生传授手工制作技艺是免费的,同时还包学生吃住,出售手工制品所得的钱一部分还要捐出去,他的家人是否会反对呢?珠杰说:“虽然现在手工制品的利润不高,但是我很喜欢做这件事,也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毕竟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家里人也很支持我的想法。我的父辈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具有很深的本土文化底蕴,我希望把祖辈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继续和传承下去。”尽管制作程序非常繁琐且编织过程非常枯燥,但仍有人在。这让珠杰看到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希望和美好未来,他对此充满信心。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掏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手工新闻介绍,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关于新闻最新资讯请继续关注掏心网。

推荐:

关键词:编织工艺